慢性中耳炎是否严重需结合病情判断,多数情况下通过规范治疗可控制,但反复发作可能引发听力下降、鼓膜穿孔等并发症。
早期表现为耳闷、间歇性耳鸣或轻微耳痛,可通过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控制炎症。
持续耳流脓、听力减退,可能与细菌感染或咽鼓管功能障碍有关,需口服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联合治疗。
长期未愈可能诱发胆脂瘤型中耳炎或迷路炎,伴随眩晕、面瘫等症状,需手术清除病灶并行鼓室成形术。
儿童患者易因腺样体肥大加重病情,家长需注意避免呛奶、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必要时行腺样体切除术。
日常应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急性发作期间减少游泳及高空飞行,定期复查听力及鼓膜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