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败血症是由细菌、病毒或真菌等病原体侵入血液并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的危重疾病,常见于免疫力低下或存在感染灶的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衰竭。
病原体感染是直接诱因,常见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新生儿可能因B族链球菌或大肠杆菌引起,早产儿、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儿风险更高。
早期表现为持续高热、心率增快,进展期出现皮肤瘀斑、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终末期可发生休克、昏迷,部分患儿伴有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
需进行血培养、炎症指标检测及感染灶排查,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升高是重要依据,严重程度评分如pSOFA有助于评估器官功能。
需立即住院进行抗生素治疗,重症需进入PICU监护,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必要时进行血浆置换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家长发现患儿异常高热或精神反应差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保持环境清洁,遵医嘱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恢复期注意营养支持与免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