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毛滴虫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白色伪膜形成、口臭及吞咽疼痛,严重者可伴颌下淋巴结肿大。症状发展按早期表现→进展期→终末期排列。
早期可见口腔黏膜弥漫性红肿,尤其好发于舌缘、颊黏膜和牙龈,触碰易出血,可能与毛滴虫直接刺激黏膜相关。
进展期黏膜表面覆盖灰白色伪膜,剥离后显露糜烂面,伪膜由脱落上皮细胞、菌斑和滴虫分泌物构成。
特征性腐败性口臭源于滴虫代谢产物,常伴有金属味或腥臭味,社交活动明显受限。
病变累及咽部时出现吞咽灼痛,严重者拒绝进食,需警惕继发营养不良风险。
日常需加强口腔清洁,使用含氯己定漱口水,避免共用餐具。出现持续症状建议尽早就诊感染科或口腔黏膜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