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钙血症是一种由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低引起的电解质紊乱疾病,严重程度从轻度手足抽搐到致命性心律失常不等。低钙血症是否严重主要取决于血钙下降速度、程度及基础病因,常见原因包括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维生素D缺乏、慢性肾病等。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导致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不足,影响钙磷代谢,需长期补充钙剂与活性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影响肠道钙吸收,需增加日照并补充维生素D制剂;慢性肾病导致活性维生素D合成障碍,需使用骨化三醇;急性胰腺炎时脂肪酸与钙结合形成钙皂,需治疗原发病并静脉补钙。
早期表现为手指麻木、肌肉震颤;进展期出现典型手足抽搐、喉痉挛;严重时可诱发癫痫发作、心动过缓甚至心脏骤停。血钙低于1.9mmol/L属危急值,需立即静脉补钙。
检测血清总钙和离子钙浓度,同步检查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D、血磷等指标。心电图可见QT间期延长,骨骼X线可能显示骨质疏松或病理性骨折。
急性期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纠正致命性低钙;慢性期口服碳酸钙或枸橼酸钙维持血钙水平,联合骨化三醇促进钙吸收。继发性病因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肾衰患者需调整透析方案。
日常需保持高钙饮食如乳制品、豆制品,避免高磷食物,定期监测血钙和肾功能。出现肌肉痉挛或心悸症状应及时就医,严重低钙血症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