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可能引起皮肤灼伤、过敏反应、感染风险及延误病情等危害。艾灸操作不当或体质不适可能引发局部红肿、水疱、接触性皮炎,特殊人群可能加重原有疾病。
艾灸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导致皮肤烫伤,表现为红斑、水疱。需立即冷敷处理,避免感染,严重时需就医使用烫伤膏如磺胺嘧啶银乳膏。
艾叶烟雾或艾绒可能诱发过敏性鼻炎、哮喘或接触性皮炎。出现瘙痒、皮疹时应停止艾灸,可口服氯雷他定或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症状。
不规范操作可能导致皮肤破损感染,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伤口难愈合。需严格消毒器具,出现化脓时需就医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治疗。
部分急腹症、恶性肿瘤患者错误使用艾灸可能掩盖症状。如持续腹痛、异常出血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艾灸耽误诊断时机。
进行艾灸前应评估体质,选择正规机构操作,施灸后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出现持续不适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