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耳洞后伤口可通过消毒清洁、避免触碰、保持干燥、观察感染等方式护理。耳洞护理不当可能由细菌感染、金属过敏、外力拉扯、卫生习惯差等原因引起。
每日用生理盐水或医用酒精消毒耳洞前后,旋转耳钉防止粘连。细菌感染可能与消毒不彻底有关,表现为红肿渗液,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碘伏溶液。
前两周避免用手直接接触耳钉,睡觉时避免压迫耳垂。外力拉扯可能导致伤口撕裂,伴随出血疼痛,需更换为医用钛钢耳钉并涂抹夫西地酸乳膏。
洗头洗澡时用防水贴保护,游泳后立即擦干。卫生习惯差可能引发真菌感染,出现瘙痒脱皮,可使用酮康唑乳膏或克霉唑溶液处理。
出现持续红肿流脓需及时就医。金属过敏反应常见于镍合金耳钉,伴随皮疹灼热感,应更换纯金/纯银耳钉并口服氯雷他定片。
护理期间避免辛辣饮食和剧烈运动,选择透气耳堵,6周内勿频繁更换耳饰,若出现肉芽增生或剧烈疼痛需至医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