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均匀性脂肪肝多数情况不严重,但需结合脂肪浸润程度和是否合并纤维化评估。主要影响因素有脂肪分布类型、肝功能指标异常、代谢综合征共存情况及是否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局灶性脂肪沉积通常为良性改变,超声显示肝内孤立性低回声区,可能与局部血流差异有关,无须特殊治疗,建议每6-12个月影像学复查。
若伴随转氨酶升高可能提示脂肪性肝炎,需排查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损伤,可遵医嘱使用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或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护肝药物。
合并肥胖、糖尿病时脂肪肝进展风险增加,需同步控制血糖血脂,推荐二甲双胍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同时进行饮食热量限制和抗阻运动。
弹性成像显示硬度值超过7.0kPa需警惕肝纤维化,必要时行肝穿刺活检,确诊后可考虑使用吡非尼酮或奥贝胆酸进行抗纤维化治疗。
建议低脂高纤维饮食,每日有氧运动30分钟,避免饮酒并定期监测肝脏弹性检测,若出现持续右上腹痛或黄疸应及时消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