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血压低可能由生理性脱水、药物副作用、体位性低血压、心力衰竭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干预措施。
高温环境或饮水不足导致血容量减少,表现为口渴、乏力。建议少量多次补充淡盐水,避免突然起身。
降压药、利尿剂等可能过度降低血压,与硝酸甘油、呋塞米等药物相关。需监测用药后反应,及时调整剂量。
自主神经功能退化导致体位变化时血压调节异常,常伴头晕目眩。可通过弹力袜、缓慢变换体位改善。
心肌收缩力下降导致循环功能障碍,多与冠心病、心肌病有关,可能出现胸闷水肿。需使用地高辛、螺内酯等药物改善心功能。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避免长时间站立,饮食中适量增加钠盐摄入,出现晕厥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