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炎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控制病情或达到临床治愈,治疗效果与病理分期、蛋白尿程度、并发症管理等因素有关。
24小时尿蛋白定量低于4克时,约半数患者可能自发缓解,建议低盐优质蛋白饮食,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控制蛋白尿。
中重度蛋白尿需联合糖皮质激素与环磷酰胺,可能与足细胞抗体损伤有关,表现为水肿和低蛋白血症,可选用他克莫司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血栓高风险患者需抗凝治疗,与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有关,常见下肢静脉血栓,可使用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同时监测凝血功能。
难治性病例可考虑利妥昔单抗治疗,可能与B细胞异常活化相关,表现为持续大量蛋白尿,需定期评估CD20阳性B细胞水平。
建议每3个月复查尿蛋白和肾功能,避免感染和肾毒性药物,适量补充维生素D改善钙磷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