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时排出较多血块属于常见现象,通常与子宫收缩、妊娠组织排出有关,但需警惕大出血或感染风险。
妊娠终止后子宫内膜脱落会形成血块,血块量通常不超过月经期最大量,可观察出血量变化,避免剧烈运动。
子宫复旧不全可能导致血块积聚,伴随下腹坠痛,可遵医嘱使用缩宫素注射液、益母草颗粒等促进宫缩药物。
不完全流产时残留组织与血液混合成块,可能伴有发热或持续出血,需超声检查确认后行清宫术或服用米非司酮片。
血小板减少或凝血障碍患者出血量较大,血块质地稀薄,需及时检测凝血功能并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等药物。
流产后应卧床休息1-2天,使用计量型卫生巾监测出血量,两周内避免盆浴,若血块超过鸡蛋大小或每小时浸透卫生巾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