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击伤可能遗留后遗症,常见表现包括皮肤瘢痕、神经损伤、心律失常及肌肉功能障碍,后遗症严重程度与电流强度、接触时间、电流路径等因素相关。
电流通过部位可能出现深度烧伤或坏死,需进行清创换药,严重时需植皮修复,可遵医嘱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预防感染。
高压电击易导致周围神经轴突变性,表现为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需营养神经治疗,可选用甲钴胺、维生素B1、鼠神经生长因子等药物配合康复训练。
电流通过心脏可能引发心肌损伤或传导系统异常,需持续心电监测,必要时使用胺碘酮、美托洛尔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严重者需安装起搏器。
电击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引发肌红蛋白尿和肾功能损害,需碱化尿液并补液治疗,可选用碳酸氢钠注射液、呋塞米等药物预防急性肾衰竭。
电击伤后应定期复查心电图、肌酶谱及神经功能评估,避免剧烈运动,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促进组织修复,发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