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水泡可通过保持清洁、避免摩擦、药物涂抹、穿刺引流等方式处理。水泡通常由摩擦、烫伤、感染、过敏等原因引起。
生理性水泡需用生理盐水轻柔冲洗,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液体。每日观察水泡周围皮肤是否发红或渗液。
在易摩擦部位贴敷水胶体敷料或硅胶垫,减少衣物对水泡的二次刺激。足部水泡建议穿宽松透气的鞋袜。
感染性水泡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表现为脓性分泌物,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抗生素药膏。
直径超过1厘米的张力性水泡需由医护人员用无菌针头穿刺,保留泡皮覆盖创面,外涂磺胺嘧啶银乳膏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