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后肛门疼痛可通过温水坐浴、局部用药、调整排便习惯、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该症状通常由分娩用力、痔疮发作、肛裂、盆底肌损伤等原因引起。
每日用40℃左右温水浸泡会阴部10-15分钟,有助于减轻局部水肿和炎症反应。家长需注意水温避免烫伤,坐浴后保持皮肤干燥。
痔疮或肛裂引起的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氢化可的松乳膏、利多卡因凝胶等药物。家长需观察用药后是否出现皮肤过敏反应。
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避免久蹲用力。产后便秘可适量食用火龙果、西梅等通便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
盆底肌康复训练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凯格尔运动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出血需及时就诊肛肠科。
建议选择透气棉质内裤,避免久坐压迫,饮食中增加燕麦、芹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胃肠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