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肠热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物理降温、药物治疗等方式调理。肠热可能由积食、肠道感染、脱水、中暑等原因引起。
建议家长提供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高糖高脂饮食。积食引起的肠热需减少单次进食量,增加进食频次。
家长需定时给予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每10-15分钟喂5-10毫升。脱水会导致体温调节紊乱,需维持电解质平衡。
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忌用酒精擦浴。中暑引起的肠热需立即移至阴凉处,解开衣物散热。
肠道感染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补液盐散。细菌性肠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保持室内通风,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或出现嗜睡、抽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