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钙化通常需要结合钙化类型评估,良性钙化多表现为粗大钙化或蛋壳样钙化,恶性钙化常见微钙化或砂砾样钙化。
粗大钙化多与结节退行性变、陈旧性出血有关,超声显示钙化灶大于2毫米,边界清晰,通常无须特殊处理,建议6-12个月复查超声。
微钙化可能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钙化点小于1毫米呈簇状分布,常伴随结节形态不规则、纵横比大于1等超声特征,需进行细针穿刺活检确诊。
结节同时存在粗大钙化和微钙化时,恶性概率中等,需结合TI-RADS分级评估,4类以上结节建议穿刺或手术切除。
若钙化结节合并声音嘶哑、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需警惕肿瘤侵犯喉返神经或转移可能,应尽快进行增强CT等进一步检查。
发现甲状腺钙化结节后应避免颈部受压,限制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摄入,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超声和甲状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