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静息心率70次/分属于正常范围,心率水平主要与自主神经调节、基础代谢状态、心血管功能、睡眠深度等因素相关。
迷走神经在夜间占优势会降低心率,健康人群睡眠时心率比清醒状态减少10-20次/分,这是正常的生理性波动。
深度睡眠时代谢率下降约15%,耗氧量减少会相应降低心脏做功,体温下降0.5℃也可使心率适度减缓。
心脏泵血效率良好者夜间心率更稳定,每搏输出量增加可减少心跳次数,长期运动人群常见这种代偿性心率减缓。
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心率最平稳,快速眼动睡眠期可能出现短暂波动,整夜平均心率70次/分提示睡眠质量较好。
建议定期监测晨起静息心率,若持续超过80次/分或出现心悸症状,需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估心脏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