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骨髓炎可能由外伤感染、邻近组织感染扩散、血源性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手术清创、引流减压、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
开放性骨折或伤口污染可能导致细菌直接侵入骨组织,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需彻底清创并遵医嘱使用头孢唑林、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皮肤脓肿或蜂窝织炎未及时控制时,细菌可能蔓延至骨骼。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伴随发热乏力。建议早期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万古霉素等药物。
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灶的细菌经血液循环播散至骨骼,多见于儿童长骨干骺端。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苯唑西林、利奈唑胺,并卧床休息。
糖尿病、艾滋病等基础疾病患者易发生严重骨髓炎,可能与中性粒细胞功能缺陷有关。除抗感染治疗外需控制原发病,必要时行病灶切除术。
患者应保证高蛋白饮食,急性期限制患肢活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影像学评估疗效,出现持续发热或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