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身上起疙瘩可能由蚊虫叮咬、湿疹、过敏反应、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家长需根据具体表现及时处理并观察病情变化。
夏季蚊虫活跃,宝宝皮肤娇嫩易被叮咬形成红色丘疹,伴有瘙痒。家长需保持环境清洁,使用儿童专用驱蚊液,避免抓挠引发感染。可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或口服氯雷他定糖浆缓解症状。
与皮肤屏障功能不全或接触刺激物有关,表现为对称性红斑、丘疹伴渗出。家长需选用无刺激沐浴产品,保持皮肤湿润。医生可能建议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或口服西替利嗪滴剂。
食物或接触性过敏原可能导致荨麻疹样风团,起病急骤。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避免已知过敏原。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苯海拉明口服液、糠酸莫米松乳膏或孟鲁司特钠颗粒。
水痘或手足口病等感染性疾病初期可能出现疱疹样皮疹,常伴发热。家长需隔离患儿并监测体温,及时就医确诊。治疗包括阿昔洛韦颗粒、干扰素喷雾剂等抗病毒药物。
建议家长每日检查宝宝皮肤变化,避免穿着化纤衣物,出现发热、皮疹扩散或精神萎靡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