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后出现水泡可通过消毒处理、局部用药、预防感染、就医评估等方式治疗。水泡通常由负压刺激、皮肤敏感、操作不当、局部感染等原因引起。
使用碘伏或生理盐水清洁水泡周围皮肤,避免自行刺破水泡。小水泡可自然吸收,保持创面干燥透气。
遵医嘱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预防感染。水泡破溃后需用无菌敷料覆盖。
避免抓挠或摩擦水泡部位。每日观察是否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必要时口服头孢克洛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若水泡直径超过1厘米、伴随渗液化脓或发热,需及时就诊排除二度烫伤或特殊体质反应。
治疗期间保持皮肤清洁,暂停拔罐治疗直至创面愈合,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影响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