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感染排查、伤口护理等方式解决。术后发热通常由手术应激反应、感染、血栓形成、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
使用温水擦浴或冰袋冷敷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刺激皮肤。体温低于38.5℃且无寒颤时优先采用,同时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
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影响伤口愈合,需严格遵循用药指征。
持续发热超过48小时需排查手术部位感染,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有关,表现为切口红肿、脓性分泌物。需进行血常规及细菌培养检查。
每日观察切口有无渗液或异常疼痛,保持敷料干燥清洁。深部手术可能并发肺炎或尿路感染,需结合胸片、尿常规等辅助诊断。
术后3天内低热多为吸收热,若出现寒战、高热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恢复期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