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生存期差异较大,轻症患者规范治疗可长期生存,重型患者5年生存率约60%-80%,实际生存时间受到病情分型、治疗响应、并发症控制、年龄体质等多种因素影响。
非重型再障通过免疫抑制治疗或促造血治疗,多数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重型再障需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成功者生存期显著延长。
对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敏感的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80%;治疗无效者需考虑二次移植或新型靶向药物。
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可改善预后,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或脑出血会直接影响生存时间。
年轻患者及移植前一般状态良好者预后更佳,60岁以上患者或合并心肾功能不全者治疗耐受性较差。
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和骨髓象,严格预防感染,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