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造影检查的风险通常较低,主要风险包括造影剂过敏、血管损伤、心律失常和肾功能损害。实际风险与患者基础疾病、操作技术及术后护理等因素相关。
少数患者对含碘造影剂可能出现皮肤瘙痒或过敏性休克,术前需进行过敏试验。轻度过敏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严重过敏需立即使用肾上腺素抢救。
导管穿刺可能导致血管内膜撕裂或血肿形成,多见于股动脉路径。术后需加压包扎并卧床制动,必要时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促进止血。
导管刺激可能诱发室性早搏或短阵室速,通常撤出导管后自行缓解。持续发作者需静脉注射利多卡因,严重时需电复律治疗。
造影剂可能加重原有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损伤,术前需评估肾小球滤过率。高危患者可选择等渗造影剂,术后加强水化促进排泄。
检查前需完善心电图、肝肾功能等评估,术后24小时监测穿刺部位出血情况,糖尿病患者使用造影剂后需暂停双胍类药物4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