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早期发现可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达到临床治愈,中晚期患者通过规范治疗也能显著延长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主要与分期分型、分子特征、治疗方案及患者个体差异有关。
导管原位癌等零期患者五年生存率超过95%,保乳手术联合放疗是主要治疗方式,可能与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等低危生物学特征有关。
II-III期患者需新辅助化疗后手术,配合靶向治疗如曲妥珠单抗,通常与肿瘤体积较大、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有关,表现为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等症状。
IV期患者以全身治疗为主,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型,可能与BRCA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有关,常伴随骨痛、黄疸等转移症状。
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可提升疗效,通常与TP53基因突变相关,表现为Ki-67指数高等侵袭性特征,需定期监测肺肝脑等常见转移部位。
确诊后应立即到乳腺专科制定个体化方案,治疗期间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维持适度运动,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