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术后水肿可通过抬高患肢、冷热敷交替、压力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水肿通常由组织损伤、静脉回流受阻、炎症反应、淋巴循环障碍等原因引起。
术后24-48小时内将患肢垫高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促进静脉回流。建议配合踝泵运动,每小时重复进行10次屈伸动作。
急性期48小时内采用冰袋冷敷,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72小时后改用温热毛巾外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注意避免冻伤或烫伤皮肤。
使用弹性绷带或医用压力袜进行梯度加压,压力从远端向近端递减。每日穿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夜间须解除压力装置。
严重水肿可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七叶皂苷钠片、马栗种子提取物等改善微循环药物。合并感染时需联用抗生素。
术后早期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饮水保持2000毫升左右,适当补充富含钾离子的香蕉、菠菜等食物,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