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通常不会直接导致鼻腔流血,但可能因黏膜干燥、炎症刺激等因素诱发鼻出血。鼻腔出血可能与鼻腔黏膜损伤、血管扩张、凝血功能障碍、鼻部肿瘤等因素有关。
慢性鼻炎患者鼻腔黏膜长期充血肿胀,黏膜腺体分泌减少,导致黏膜干燥脆弱,轻微摩擦或擤鼻即可引发出血。建议保持室内湿度,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
慢性炎症反复刺激可导致鼻腔黏膜糜烂、毛细血管扩张,增加出血风险。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抗炎药物控制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合并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凝血功能障碍疾病,表现为反复鼻出血。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确诊后针对性补充凝血因子或血小板。
鼻咽纤维血管瘤、鼻窦恶性肿瘤等占位性病变可能破坏血管结构引发出血。伴随单侧鼻塞、头痛等症状时需行鼻内镜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慢性鼻炎患者出现鼻出血应避免用力擤鼻,出血时可压迫鼻翼止血,若出血频繁或量大需及时就诊排查病因。日常注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K以增强血管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