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脂肪指数正常范围一般为1-9,超过9提示内脏脂肪堆积风险增高,实际数值受性别、年龄、测量方法和基础疾病等因素影响。
男性内脏脂肪指数通常高于女性,正常范围上限男性为9,女性为8,这与激素水平和脂肪分布特征有关。
40岁后内脏脂肪指数会随代谢率下降而自然升高,中老年人群可适当放宽至12以内,但仍需结合腰围数据综合评估。
生物电阻抗法测得数值较CT扫描普遍偏高,医院专业设备测量误差小于家用体脂秤,建议以同一设备连续监测数据为准。
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指数安全阈值需降低2-3个点,代谢综合征患者超过7即需干预,这类人群脂肪异位沉积风险显著增加。
建议通过有氧运动和地中海饮食控制内脏脂肪,定期监测腰围变化,男性超过85厘米或女性超过80厘米时应就医评估代谢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