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骨折错位无须手术,可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等方式治疗。是否需要手术主要取决于错位程度、骨折类型、是否累及关节面以及患者年龄等因素。
稳定性骨折且错位小于骨直径三分之一时,通常采用手法复位配合石膏或支具固定,如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后需定期复查X线确认愈合情况。
涉及关节面的错位骨折多需手术恢复解剖结构,可能与创伤暴力、骨质疏松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关节畸形和活动受限。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使用锁定钢板或髓内钉等器械。
伴有皮肤破损的错位骨折必须手术清创,可能与高能量损伤有关,常合并软组织缺损。需进行外固定架临时固定,后期视情况转换内固定。
粉碎性骨折伴严重错位时保守治疗难以维持稳定性,可能与交通事故等高能量创伤有关,表现为肢体短缩畸形。通常选择髓内钉或桥接钢板手术固定。
术后应加强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在康复师指导下逐步进行功能锻炼,定期随访评估骨痂生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