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肌肉酸痛可通过冷热敷交替、适度拉伸、补充蛋白质和水分、低强度有氧活动等方式缓解。酸痛通常由乳酸堆积、肌纤维微损伤、炎症反应、电解质失衡等原因引起。
运动后24小时内冰敷可减少炎症渗出,48小时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冰敷使用冰袋包裹毛巾,热敷选择40℃左右温水浴,每次15分钟。
运动后进行静态拉伸帮助放松紧张肌群,每个动作保持20秒。重点拉伸酸痛部位,如股四头肌拉伸、腓肠肌拉伸等,避免弹震式拉伸。
补充乳清蛋白有助于肌纤维修复,香蕉等富钾食物可调节电解质。运动后2小时内摄入20克蛋白质,同时饮用含钠钾的运动饮料。
次日进行游泳、慢骑自行车等低强度运动,促进代谢废物清除。强度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
规律运动能提高肌肉耐受性,建议运动前后做好热身放松,逐步增加运动强度,酸痛持续超过72小时需就医排除横纹肌溶解等严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