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后心肌酶增高可通过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药物治疗、心脏康复训练等方式干预。心肌酶增高通常由心肌细胞坏死、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可采用阿替普酶、尿激酶等静脉溶栓药物,溶解冠状动脉内血栓。治疗需在发病12小时内进行,可能伴随出血风险。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快速开通闭塞血管,降低心肌酶水平。可能与血管内皮损伤有关,表现为术后肌钙蛋白短暂升高。
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美托洛尔控制心率、阿托伐他汀稳定斑块。心肌酶持续升高可能与心力衰竭相关,需监测BNP水平。
病情稳定后逐步进行有氧运动,改善心肌供血。运动强度需根据心肺运动试验结果个体化制定。
建议低盐低脂饮食,每日监测血压心率,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定期复查心肌酶谱和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