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首页 >  健康问答 >  内科  >  呼吸内科  >  其它

做完肺大泡手术后注意事项
病情描述:
做完肺大泡手术后注意事项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宋威蓉 副主任医师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

    肺大泡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呼吸训练、活动限制和定期复查,通常由手术创伤、肺功能恢复、感染风险和并发症预防等因素决定恢复效果。

    1、伤口护理

    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摩擦,定期消毒换药。若出现红肿渗液,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需使用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并监测体温变化。

    2、呼吸训练

    术后早期进行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练习,帮助肺复张。若存在痰液滞留,可能与气道清除能力下降有关,可配合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祛痰药物,必要时使用雾化吸入治疗。

    3、活动限制

    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1-2个月,防止胸内压骤增导致肺泡再破裂。突发胸痛气促可能提示气胸复发,需立即复查胸部CT并考虑胸腔闭式引流。

    4、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3个月需进行肺功能检查和胸部影像评估,长期吸烟者应戒烟,合并慢阻肺患者需持续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等吸入制剂控制基础疾病。

    恢复期建议高蛋白饮食促进组织修复,逐步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降低感染风险。

相关文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症状
临床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通常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心脏的补偿期,第二个是心脏的失代偿期。对于这两个阶段,通常被称为早期和晚期。早期患者可能有右心衰竭的症状,如颈静脉充血。在晚期,患者将出现完全心力衰竭的症状,这通常表现为下肢水肿和肝脏肿大。
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肺源性心脏病主要是通过胸廓运动障碍性、肺血管疾病等进行诊断,一般临床表现包括主要包括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以及通过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血气分析以及血液检查来明确诊断,同时肺心病的诊断还要与冠心病、原发性心肌病进行鉴别。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下肢水肿的原因
慢性肺心病下肢水肿可能是由于肺血管阻力增大,右心呼气所需收缩力增大所致。在肺心病患者中,右心功能障碍,射血能力下降,血流受阻,导致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和腹腔积液,所以一定要及早做治疗,要积极的控制感染,尽量避免病情的复发。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会分级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是会分级的,同时也不是可以随便分级的,根据活动能力大小进行区分,首先活动基本不受限的患者为心功能Ⅰ级患者,如果患者活动有轻度受限,稍微做点体力活动就会感到累,那么可能就是心功能Ⅱ级,而心功能Ⅲ级会加重一些,心功能Ⅳ级最为严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为肺心病,也叫做肺原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可以做关于肺源性心脏病的心电图,胸部x线,血气分析,血液检查,这些检查都是可以确诊的,然后根据原因针对性的去医治,这样才可以有效消除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