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早期防止流产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补充营养、控制基础疾病、避免有害暴露等方式干预。流产风险与孕妇年龄、胚胎质量、子宫环境、外界刺激等因素相关。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减少长时间站立或弯腰动作,保证每日8小时睡眠。情绪波动过大可能诱发宫缩,建议通过冥想、音乐等方式舒缓压力。
每日需摄入400微克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E。缺乏锌元素可能影响胚胎着床,可食用牡蛎、瘦肉等富锌食物。
甲状腺功能异常或未控制的糖尿病可能导致流产,需定期监测TSH和血糖。黄体功能不足者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阴道栓剂、地屈孕酮片等药物支持。
妊娠12周前避免性生活,远离电离辐射和甲醛等化学污染物。发热超过38.5℃可能影响胚胎发育,需及时物理降温并就医。
出现阴道流血或持续腹痛应立即卧床休息并就诊,日常可适量食用西蓝花、核桃等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保持外阴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