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治疗、药物辅助、重症监护等方式治疗。中暑通常由高温环境暴露、体液丢失过多、体温调节障碍、基础疾病加重引起。
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湿毛巾擦拭全身或冰袋敷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同时解开衣物促进散热,配合电扇或空调降低环境温度。
口服淡盐水或运动饮料补充电解质,严重者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每小时补液量不宜超过1000毫升,避免引发水中毒。
可遵医嘱使用藿香正气水、人丹、十滴水等解暑药物。高热时可临时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禁用阿司匹林等影响凝血药物。
出现昏迷或器官衰竭需住院治疗,采用冰毯降温、血液净化等措施。可能与热射病导致多脏器损伤有关,常伴随凝血障碍和横纹肌溶解。
夏季外出应避开高温时段,穿戴透气衣物,每20分钟补充200毫升水分,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立即停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