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术后伤口红、肿、热、痛可通过伤口护理、药物干预、物理降温、就医复查等方式处理,通常由感染、组织损伤、过敏反应、血栓形成等原因引起。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每日用生理盐水轻柔擦拭周围皮肤,避免沾水或摩擦,覆盖无菌敷料。若渗出液增多或异味需及时就医。
感染可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引起,伴随发热或脓液,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口服抗生素,或莫匹罗星软膏局部涂抹。
红肿区域可间隔性冷敷,每次15分钟,避免冻伤。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禁止自行热敷或按摩。
血栓形成可能与卧床制动有关,表现为突发剧痛或皮肤发紫,需立即超声检查。深静脉血栓需使用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等抗凝药物。
术后两周内避免剧烈活动,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愈合,出现持续发热或疼痛加剧须24小时内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