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通常可以根治,但需根据具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治疗方案。中耳炎主要分为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遵医嘱规范治疗。
急性中耳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闷胀感等症状。早期规范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药物,配合鼻腔减充血剂如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多数患者可完全治愈。若鼓膜穿孔或积液持续存在,可能需鼓膜穿刺或置管引流。慢性中耳炎常因急性期未彻底治疗或反复感染导致,可能伴随鼓膜穿孔、耳漏等症状。除抗生素控制感染外,部分患者需行鼓室成形术或乳突根治术修复损伤。分泌性中耳炎以中耳积液为主,儿童多见,可通过鼻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缓解咽鼓管功能障碍,顽固性病例需鼓膜切开置管。
中耳炎根治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急性期避免用力擤鼻或游泳,保持耳道干燥。慢性患者需定期复查听力,防止并发症如胆脂瘤或听力永久损伤。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若出现发热、剧烈头痛或面瘫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颅内感染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