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治疗、药物辅助、紧急送医等方式治疗。中暑通常由高温环境暴露、体液丢失过多、体温调节障碍、基础疾病加重引起。
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湿毛巾擦拭全身或冰袋敷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解开衣物帮助散热,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
口服淡盐水或运动饮料补充电解质,每小时不超过1000毫升。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林格液,监测尿量及生命体征。
可遵医嘱使用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人丹等解暑药物。出现抽搐时可考虑地西泮控制症状,但须避免使用退热药物。
当出现昏迷、持续高热、血压下降等严重症状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热射病患者需在30分钟内将核心体温降至39℃以下。
高温天气应避免正午外出,户外工作者需定时补充含盐饮品,糖尿病患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加强防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