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脊柱侧弯可通过物理治疗、支具矫正、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最佳方案需根据侧弯角度、进展速度及并发症风险综合评估。
针对轻度侧弯(20度以下),可采用脊柱牵引、核心肌群训练等物理疗法,帮助改善姿势平衡并延缓进展。需配合定期影像学复查。
中度侧弯(20-40度)或生长发育期患者适用定制支具,需每日佩戴18-22小时。可能与肋骨畸形或椎体发育异常有关,需监测皮肤压疮风险。
出现疼痛症状时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乙哌立松片等药物缓解,但无法改变骨骼结构异常。需注意药物胃肠道副作用。
重度侧弯(超过40度)或伴心肺压迫时需行脊柱融合术、生长棒技术等,可能与半椎体畸形相关。术后需长期康复训练恢复功能。
建议定期监测侧弯进展,避免负重运动,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所有治疗均需由骨科及康复科医生联合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