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次播放 时长02:23
88005次播放 时长02:31
55888次播放 时长02:16
59548次播放 时长02:18
55525次播放 时长02:28
58976次播放 时长02:33
61571次播放 时长02:42
58512次播放 时长02:10
Q: 为什么会得尿道结石
A:
尿道结石可能由饮水量不足、饮食结构失衡、尿路感染、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日常水分摄入过少会导致尿液浓缩,矿物质结晶沉积形成结石。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充足,可通过增加白开水、淡茶等补充。 高草酸、高嘌呤或高盐饮食会促进结石形成。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菠菜、动物内脏等高草酸高嘌呤食物摄入。 尿路感染可能与细菌感染、尿路梗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等药物治疗。 高钙尿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疾病可能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遗传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反复结石形成。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可选用别嘌醇、枸橼酸钾等药物。 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预防结石形成,出现血尿或剧烈腰痛时应及时就医。1、饮水量不足
2、饮食结构失衡
3、尿路感染
4、代谢异常
Q: 尿道结石用什么药
A:
尿道结石可遵医嘱使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栓等药物,具体用药需根据结石成分及患者情况个体化选择。 用于尿酸结石的溶石治疗,通过碱化尿液促进结石溶解。可能出现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α受体阻滞剂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帮助直径小于10毫米的结石排出。需注意体位性低血压风险。 非甾体抗炎药用于缓解结石引发的肾绞痛,直肠给药可减少胃肠道刺激。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患者禁用。 合并尿路感染时需联用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用药前需进行尿培养药敏试验。 药物治疗期间应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高嘌呤饮食,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排出情况。1、枸橼酸氢钾钠颗粒
2、坦索罗辛
3、双氯芬酸钠栓
4、抗生素
Q: 尿道结石一般做什么检查
A:
尿道结石通常需进行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X线检查及CT扫描等检查。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及结晶物,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结石或感染。 无创检查可清晰显示结石位置、大小及是否合并肾积水,适用于孕妇及儿童。 腹部平片能发现多数阳性结石,但对尿酸结石等阴性结石诊断价值有限。 非增强CT是诊断尿道结石的金标准,可精准显示结石密度、位置及周围组织情况。 确诊后需根据结石大小选择多饮水排石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1、尿常规
2、泌尿系统超声
3、X线检查
4、CT扫描
Q: 尿道结石要如何治疗
A:
尿道结石可通过多饮水、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取石等方式治疗。尿道结石通常由水分摄入不足、代谢异常、尿路感染、尿道狭窄等原因引起。 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小结石排出,减少尿液浓缩。适用于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可配合适度跳跃运动。 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可碱化尿液,坦索罗辛能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双氯芬酸钠栓可缓解疼痛。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直径5-20毫米的结石,可能与尿钙过高、草酸盐代谢异常有关,常伴随腰痛、血尿等症状。 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适用于嵌顿性结石,可能与尿道狭窄、反复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排尿中断、尿潴留等症状。 建议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保持适度运动,出现发热或持续血尿应立即就医。1、多饮水
2、药物排石
3、体外碎石
4、手术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