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肺吸虫病(并殖吸虫病)

肺吸虫病

肺吸虫病概述

肺吸虫病是以肺部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根据病变部位、感染程度、机体反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起病多缓慢、潜伏期6个月左右,患者可有低热、咳嗽、咯烂桃样痰或血痰,胸痛、乏力、盗汗、食欲不振、腹痛、腹泻、荨麻疹等表现。
  • 发病部位在哪里?肺及肺系
  • 应该挂什么科?呼吸内科、传染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咳血、烂桃样血痰、咳嗽、低热、胸痛、食欲不振、胸膜增厚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血常规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无人群限制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王海燕

Q: 肺吸虫病怎么治疗

A:

肺吸虫病可通过吡喹酮、三氯苯达唑、阿苯达唑等药物治疗,严重者需手术切除病灶。肺吸虫病通常由生食淡水蟹或蝲蛄、饮用污染水源、接触感染宿主、疫区居住史等原因引起。

1. 药物治疗

吡喹酮可杀灭成虫,三氯苯达唑对幼虫效果显著,阿苯达唑适用于混合感染。用药需严格遵医嘱,监测肝功能异常等副作用。

2. 手术治疗

出现脑部寄生、胸腔脓肿等并发症时,需手术清除病灶。术前需结合影像学定位,术后继续抗寄生虫治疗防止复发。

3. 感染控制

彻底煮熟淡水蟹类,避免饮用生水。疫区居民应定期筛查,接触疫水后及时消毒皮肤,切断传播途径。

4. 并发症管理

肺部纤维化患者需氧疗,癫痫发作时用抗惊厥药。胸膜粘连者可进行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

治疗期间应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剂,避免剧烈运动。疫区旅行后出现咳血、胸痛等症状须立即就医。

王海燕

Q: 肺吸虫病有什么症状

A:

肺吸虫病症状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表现、进展期和终末期,常见症状包括咳嗽胸痛、咳铁锈色痰、皮下结节及神经系统损害。

1、早期表现

感染初期可能出现低热乏力,伴随食欲减退和荨麻疹样皮疹,幼虫在腹腔移行时可引起腹痛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

2、进展期

成虫在肺部定居后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咳嗽,痰液呈铁锈色或果酱样,胸痛多位于腋下或肩胛区,部分患者出现胸腔积液。

3、终末期

慢性感染可导致肺纤维化与支气管扩张,虫体异位寄生时可能引发癫痫或偏瘫等神经系统症状,皮下结节常见于腹部与大腿部位。

确诊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与实验室检查,避免生食淡水蟹类或蝲蛄是预防关键,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至感染科就诊。

周曾

Q: 肺吸虫病治疗方法有哪些

A:

肺吸虫病可通过吡喹酮、阿苯达唑、三氯苯达唑等药物治疗,严重者需手术清除病灶。肺吸虫病通常由生食淡水蟹或蝲蛄感染寄生虫引起。

1、药物治疗

吡喹酮能杀灭肺吸虫成虫,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与腹痛;阿苯达唑适用于幼虫移行期,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三氯苯达唑对耐药虫株有效,需监测血常规变化。

2、手术治疗

肺内形成包裹性囊肿或胸腔积液时需行病灶切除术,合并支气管胸膜瘘者应进行瘘管修补术,术后需配合抗寄生虫药物巩固治疗。

3、并发症处理

继发细菌感染需联用头孢曲松等抗生素,颅内寄生需降颅压治疗,肠穿孔应急诊行肠吻合术,均需同步进行抗吸虫治疗。

4、预防措施

彻底煮熟淡水甲壳类食物,避免饮用生水,流行区居民应定期筛查,接触疫水后及时服用预防性驱虫药。

治疗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出现咯血症状需绝对卧床,康复后每半年复查胸部CT直至病灶完全吸收。

廖张元

Q: 肺吸虫病会不会自愈

A:

肺吸虫病通常不会自愈,需要规范治疗。肺吸虫病是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可能引发咳嗽、胸痛、咯血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肺部损伤。

1、寄生虫感染

肺吸虫病主要由生食或半生食含有肺吸虫囊蚴的淡水蟹、蝲蛄等引起,感染后寄生虫在肺部发育繁殖。治疗需使用吡喹酮、阿苯达唑、三氯苯达唑等抗寄生虫药物。

2、免疫反应

寄生虫在肺部后,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可能导致炎症和组织损伤,表现为发热、乏力等症状。除抗寄生虫外,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泼尼松等药物缓解炎症。

3、肺部病变

长期感染可导致肺部肉芽肿、纤维化等病变,出现慢性咳嗽、呼吸困难。需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病情,严重者可能需手术切除病灶。

4、并发症风险

未经治疗的肺吸虫病可能引起胸腔积液、气胸等并发症,增加治疗难度。早期诊断和规范用药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避免生食淡水水产,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检查,确诊后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防止疾病迁延不愈。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