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慢性肾衰竭的并发症主要有肾性贫血、电解质紊乱、心血管疾病、肾性骨病和尿毒症脑病。慢性肾衰竭可能导致多系统功能异常,需通过规范治疗和定期监测控制病情进展。
1、肾性贫血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由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导致。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悸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配合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等药物改善贫血。日常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适当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
2、电解质紊乱
慢性肾衰竭患者易出现高钾血症、低钙血症等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需限制高钾食物摄入并使用聚苯乙烯磺酸钙散调节血钾。低钙血症常伴随手足抽搐,可遵医嘱补充碳酸钙D3片。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对预防严重并发症至关重要。
3、心血管疾病
慢性肾衰竭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增加,可能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等。高血压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有关,需长期服用缬沙坦胶囊控制血压。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可使用呋塞米片减轻水钠潴留。低盐饮食和限制液体摄入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
4、肾性骨病
肾性骨病由钙磷代谢紊乱和维生素D活化障碍引起,表现为骨痛、骨折风险增加。患者需定期监测血钙、血磷水平,使用碳酸镧咀嚼片降低血磷,配合骨化三醇软胶囊促进钙吸收。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但需避免跌倒风险。
5、尿毒症脑病
尿毒症脑病是慢性肾衰竭晚期严重并发症,与毒素蓄积影响中枢神经功能有关。患者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甚至昏迷。治疗以血液透析清除毒素为主,必要时使用药用炭片辅助吸附毒素。家属需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变化,及时就医处理。
慢性肾衰竭患者需严格遵循低盐、低磷、优质低蛋白饮食原则,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和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等。适量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肾功能指标,每1-3个月复查血常规、电解质。出现明显乏力、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时需立即就医。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对延缓病情进展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