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急性胰腺炎可通过低脂流质饮食、清淡半流质饮食、高蛋白饮食、低纤维饮食、少食多餐等方式进行食疗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通常由胆道疾病、酗酒、高脂血症、暴饮暴食、胰管梗阻等原因引起。
1、低脂流质饮食
急性胰腺炎发作初期需严格禁食,症状缓解后可从米汤、藕粉等低脂流质饮食开始。此类饮食可减少胰液分泌,避免加重胰腺负担。待胃肠功能恢复后,可逐步过渡至脱脂牛奶、稀粥等。需注意避免含脂肪的肉汤、豆浆等流质食物。
2、清淡半流质饮食
病情稳定后可选择烂面条、蒸蛋羹等半流质食物。烹饪时须禁用动物油,采用水煮、清蒸等方式。此阶段可补充少量优质蛋白如鱼肉糜,但需剔除可见脂肪。每日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20克以下,避免诱发腹痛复发。
3、高蛋白饮食
恢复期需增加去皮鸡肉、虾仁等低脂高蛋白食物,帮助修复受损胰腺组织。蛋白质每日摄入量可达1-1.5克/公斤体重,但需分5-6次进食。可搭配豆腐、蛋清等植物蛋白,忌用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材。
4、低纤维饮食
应选用冬瓜、胡萝卜等去皮煮软的蔬菜,避免粗纤维刺激肠道。水果建议选择苹果泥、香蕉等低渣品种,禁用带籽果蔬。谷物以精白米面为主,暂不添加全麦、燕麦等高纤维主食,减少胃肠蠕动带来的不适感。
5、少食多餐
每日进食5-6次,单次食量不超过200毫升。用餐时细嚼慢咽,餐后保持坐位30分钟。两餐间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葡萄糖水,维持电解质平衡。夜间如出现饥饿感,可少量饮用温热的稀米汤缓解。
急性胰腺炎患者食疗期间需严格禁酒,避免油炸、辛辣食物。恢复期可逐步增加食物种类,但脂肪摄入应长期控制在每日40克以下。建议定期监测血脂、血糖指标,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调整饮食方案。若出现持续腹痛、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食疗不能替代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