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02次播放 时长01:54
孙为群 山东省立医院 神经外科
60520阅读
Q: 什么是细菌性脑膜炎
A:
细菌性脑膜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常见致病菌有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颈项强直及意识障碍。 细菌通过血流或邻近感染灶侵入脑膜,常见诱因包括呼吸道感染、颅脑外伤、免疫缺陷等,新生儿可能因产道感染发病。 典型三联征为发热、头痛和颈强直,伴随呕吐、畏光、精神异常,婴幼儿可见前囟膨隆、拒食、惊厥等非特异性表现。 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是金标准,可见白细胞升高、糖降低、蛋白增高,血培养和脑脊液培养可明确病原体。 需立即静脉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等,重症需联合地塞米松减轻炎症反应,同时给予降颅压和支持治疗。 预防重点在于疫苗接种和及时治疗感染灶,出现疑似症状应即刻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听力丧失、智力障碍等后遗症。1、病因:
2、症状:
3、诊断:
4、治疗:
Q: 细菌性脑膜炎会传染吗
A:
细菌性脑膜炎多数情况下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染,但特定病原体可通过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传播风险主要与病原体类型、接触方式、宿主免疫力等因素有关。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等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李斯特菌等经污染食物传播的病原体传染性较低。 与患者共用餐具、接吻等密切接触可能传播,普通社交距离的短暂接触传播概率极低。 免疫功能低下者、婴幼儿及老年人更易被传染,健康成人感染风险相对较小。 接种流脑疫苗可预防部分类型,接触患者后需医学评估是否需预防性用药,日常注意手卫生与呼吸道防护。 出现发热、头痛、颈部僵硬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确诊患者应隔离治疗至病原体清除。密切接触者需接受专业医学观察。1、病原体类型:
2、接触方式:
3、宿主免疫力:
4、预防措施:
A: 细菌性脑膜炎是会出现头痛的症状的,建议到正规医院诊治,脑膜炎是一种娇嫩的脑膜或脑脊膜,头骨与大脑之间的一层膜,被感染的疾病。可适当做一些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避免因经期抵抗力低而患上一些疾病。
A: 细菌性脑膜炎是会出现传染的,但是在目前没发现脑膜炎有遗传性,一般是后天所引起的,脑膜炎是不会传染给后代的,但如果确诊是有细菌性脑膜炎,要及早的采用相关的药物进行治疗,否则会有后遗症。如果不放心的话,还是去正规医院检查一下,跟家里人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