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幽门梗阻(胃反)

幽门梗阻

幽门梗阻概述

幽门梗阻为溃疡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偶可见于幽门管或幽门前区溃疡。幽门梗阻是由于幽门附近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愈合后的瘢痕挛缩所致。临床突出的症状是严重的呕吐,为隔餐宿食,不含胆汁,可导致患者严重营养不良和水电解质紊乱。幽门梗阻发生率约为10%。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早期常以幽门痉挛、炎症为主,经内科治疗可... [详情]
  • 发病部位在哪里?上腹
  • 应该挂什么科?消化内科、普通外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皮肤干燥、消瘦、唇干裂、四肢抽搐、神疲乏力、头痛、体重减轻、惊厥、胃胀痛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尿液检测、胃镜、X线平片、胃液检测、X线钡餐、动脉血气分析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胃病患者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李渊

Q: 幽门梗阻是怎么回事?

A: 幽门梗阻为溃疡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多有消化性溃疡病史,可呕吐宿食,呕吐物量较多,X线检查发现幽门梗阻,内镜检查可见溃疡及幽门梗阻。

李渊

Q: 幽门梗阻的患者有哪些表现呢?

A: 幽门梗阻者常有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患者逐渐出现全身乏力,日益消瘦。B超检查可见胃型和胃蠕动波,胃扩张程度很轻,呕吐内容为食物和胃液。

曹广

Q: 幽门梗阻是怎么引起的

A:

幽门梗阻可能由消化性溃疡、幽门管水肿、胃部肿瘤、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缓解、内镜扩张、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

1、消化性溃疡

长期胃酸分泌过多或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溃疡反复发作,瘢痕收缩可能阻塞幽门通道,表现为餐后腹胀、呕吐宿食。治疗需用奥美拉唑抑制胃酸,铝碳酸镁保护黏膜,并联合克拉霉素根除幽门螺杆菌。

2、幽门管水肿

急性炎症或过敏反应引发局部组织充血肿胀,造成暂时性幽门狭窄,伴随上腹绞痛、恶心等症状。可静脉注射雷尼替丁减少胃酸分泌,配合山莨菪碱解痉,严重时需禁食胃肠减压。

3、胃部肿瘤

胃癌或间质瘤生长压迫幽门部,导致机械性梗阻,常见于中老年患者,伴有消瘦、黑便。确诊后需手术切除病灶,术前可使用多潘立酮改善胃排空,术后辅以卡培他滨化疗。

4、先天性肥厚

婴幼儿幽门环形肌层异常增生造成先天狭窄,表现为喷射性呕吐、脱水。确诊后需行幽门肌切开术,术前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术后逐步恢复喂养。

日常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少食多餐减轻胃部负担,出现持续呕吐或体重下降须及时消化科就诊。

李渊

Q: 幽门梗阻会引起胃移位吗

A:

幽门梗阻可能导致胃移位,常见于长期未治疗的严重病例。幽门梗阻主要由消化性溃疡、幽门管肿瘤、胃黏膜脱垂、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等疾病引起。

1、消化性溃疡

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反复发作可能导致幽门瘢痕狭窄,长期梗阻可能使胃扩张并发生移位。患者常伴有上腹痛、呕吐隔夜宿食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铝碳酸镁、多潘立酮等药物。

2、幽门管肿瘤

肿瘤占位性病变可直接阻塞幽门通道,随着肿瘤增大可能推挤胃部造成移位。可能伴随消瘦、黑便等症状。需通过胃镜活检确诊后行手术切除。

3、胃黏膜脱垂

松弛的胃黏膜脱入幽门管形成梗阻,长期可能改变胃解剖位置。典型表现为间歇性上腹疼痛和呕吐。可尝试内镜下复位或手术治疗。

4、先天性疾病

婴幼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未及时治疗时,胃扩张严重可能发生移位。特征性表现为喷射性呕吐。需尽早行幽门环肌切开术。

出现持续呕吐、腹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胃部负担,治疗期间建议少量多餐流质饮食。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