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散光眼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散光眼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卫
王卫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散光眼可能由角膜或晶状体曲率异常、遗传因素、眼部外伤、圆锥角膜、眼部手术等原因引起,散光眼可通过佩戴矫正眼镜、使用角膜接触镜、进行角膜屈光手术、植入人工晶状体、视觉训练等方式治疗。

1、角膜或晶状体曲率异常

散光眼通常与角膜或晶状体的曲率不均匀有关。角膜是眼球前部的透明组织,正常情况下呈球形,但散光患者的角膜可能呈现椭圆形,导致光线无法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焦点。晶状体位于眼球内部,若其曲率异常也会引起类似问题。这类散光多为先天性,患者可能出现视物模糊、重影、眼睛疲劳等症状。轻度散光可通过佩戴柱面镜片矫正,严重者需考虑角膜塑形镜或手术干预。

2、遗传因素

散光眼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父母患有散光时子女发病概率较高。这类散光多与基因决定的角膜发育异常有关,常合并近视或远视。患者幼年即可出现眯眼视物、频繁揉眼等表现。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筛查,确诊后可选择框架眼镜矫正,如视力持续恶化需考虑角膜激光手术。遗传性散光需长期随访,避免发展为弱视。

3、眼部外伤

眼球受到外力撞击或角膜划伤可能导致继发性散光。外伤可改变角膜形态,造成不规则散光,表现为视力突然下降、眩光敏感。常见于运动伤害或职业性眼外伤。急性期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配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促进修复。瘢痕形成后若散光严重,可能需行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性化激光手术。

4、圆锥角膜

圆锥角膜是进行性角膜变薄疾病,中央角膜向前凸起导致高度不规则散光。患者多为青少年,表现为短期内视力急剧下降、频繁更换眼镜。早期可使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矫正,进展期需进行角膜交联术稳定病情。严重病例需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该病可能与遗传和胶原代谢异常有关,需避免揉眼等机械刺激。

5、眼部手术

白内障摘除、角膜移植等眼科手术可能改变眼球屈光结构,引发医源性散光。手术切口愈合过程中的瘢痕收缩或人工晶状体位置偏移是常见原因。患者术后视力恢复不理想,可能出现视物变形。轻度散光可通过术后3个月验配眼镜矫正,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调整缝线张力或更换特殊设计的人工晶状体。

散光眼患者应定期进行视力检查,避免长时间用眼疲劳。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有助于延缓近视相关散光进展。阅读时保证光线充足,每用眼40分钟休息5分钟。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避免高糖饮食。出现突发性散光加重或伴随眼痛需立即就医,排除圆锥角膜等严重眼病。儿童散光患者家长应监督其规范佩戴矫正眼镜,定期复查视力发育情况。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麦粒肿可以用红霉素软膏吗

麦粒肿可以通过红霉素软膏治疗,通常由细菌感染、眼部卫生不良、免疫力低下、睑板腺堵塞、眼部炎症等原因引起。 1、细菌感染:麦粒肿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红霉素软膏作为抗生素药物,能有效抑制细菌生长,减轻炎症。使用时将软膏涂抹于患处,每日2-3次,连续使用3-5天。注意避免软膏进入眼内,以免刺激眼睛。 2、眼部卫生:保持眼部清洁是预防和治疗麦粒肿的重要措施。每日用温水清洗眼睑,避免使用不洁毛巾或手揉眼睛。对于已经形成的麦粒肿,可在清洁后涂抹红霉素软膏,帮助缓解症状。 3、免疫力低下: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更容易发生麦粒肿。提高免疫力有助于预防疾病复发。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增强体质。同时,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等。 4、睑板腺堵塞:睑板腺分泌的油脂堵塞可能导致麦粒肿。每日进行热敷,用温水浸湿毛巾敷于患处5-10分钟,有助于疏通腺体。热敷后可涂抹红霉素软膏,促进炎症消退。 5、眼部炎症:眼部其他炎症如结膜炎、角膜炎等可能诱发麦粒肿。及时治疗原发疾病,避免炎症扩散。红霉素软膏可用于辅助治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与其他药物冲突。 日常护理中,饮食应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生姜等。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适当进行眼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