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无痛肠镜不适宜人群主要有严重心肺疾病患者、药物过敏史者、妊娠期女性、肠梗阻或穿孔高风险者。
1、严重心肺疾病严重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患者可能无法耐受麻醉药物对循环系统的抑制,需术前评估心肺功能。
2、药物过敏史对丙泊酚等静脉麻醉药或肠道准备剂过敏者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需提前告知医生过敏史。
3、妊娠期女性麻醉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妊娠期除非紧急情况应避免择期无痛肠镜检查。
4、肠梗阻穿孔风险急性肠梗阻、肠壁缺血或疑似穿孔者,肠镜操作可能加重病情,需优先处理原发疾病。
检查前需完善心电图、凝血功能等评估,术后24小时内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等需高度警觉性的活动。
肿瘤化疗后便秘可能由化疗药物副作用、胃肠蠕动减弱、饮食结构改变、心理压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干预、适度运动、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
1、化疗药物副作用铂类、长春碱类等化疗药物会直接损伤肠道神经,导致肠蠕动减慢。建议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比沙可啶肠溶片等缓泻剂,同时监测电解质平衡。
2、胃肠蠕动减弱化疗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会使胃肠动力下降。家长需每日记录患儿排便情况,可遵医嘱使用莫沙必利片、多潘立酮片等促胃肠动力药,配合腹部顺时针按摩。
3、饮食结构改变治疗期间摄入膳食纤维不足、水分补充不及时会加重便秘。应增加西蓝花、燕麦、火龙果等高纤维食物,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1500毫升。
4、心理压力疾病焦虑和治疗恐惧可能通过脑肠轴影响肠道功能。心理疏导联合放松训练可改善症状,必要时使用小剂量阿普唑仑片缓解焦虑。
化疗期间保持适度活动,每日进行腹部按摩,若72小时未排便应及时就医处理粪便嵌塞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