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婴幼儿型青光眼怎么治疗

|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婴幼儿型青光眼怎么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婴幼儿型青光眼可通过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婴幼儿型青光眼可能与遗传因素、胚胎期发育异常、房角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症状。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适用于早期或轻度婴幼儿型青光眼,常用药物包括布林佐胺滴眼液、噻吗洛尔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等。布林佐胺滴眼液通过抑制碳酸酐酶减少房水生成,噻吗洛尔滴眼液可降低眼压,拉坦前列素滴眼液能促进房水排出。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定期监测眼压和角膜直径变化。

2、激光治疗:

激光小梁成形术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的病例,通过激光照射房角结构改善房水引流。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对组织损伤较小,术后并发症较少。激光治疗后仍需配合药物控制眼压,并密切观察角膜透明度和视神经状态。

3、手术治疗:

对于中重度婴幼儿型青光眼,常用手术方式包括小梁切开术和房角切开术。小梁切开术通过切除部分小梁网建立房水外流通道,房角切开术可解除房角结构异常。术后需预防感染,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并定期复查眼压和视功能。

4、遗传咨询:

对于有家族史的患儿,建议进行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已知与婴幼儿型青光眼相关的基因包括CYP1B1、LTBP2等。遗传咨询有助于评估再发风险,指导生育决策。同时应对患儿直系亲属进行眼科筛查,早期发现潜在病例。

5、视觉康复:

已发生视神经损害的患儿需进行视觉康复训练,包括弱视治疗和低视力辅助。遮盖疗法可改善弱视,光学矫正有助于提高残余视力。定期进行视野检查和视诱发电位监测,评估视功能进展状况。

婴幼儿型青光眼患儿需每1-3个月复查眼压、角膜直径和视神经状况,避免剧烈哭闹或呕吐等可能引起眼压升高的行为。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应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可能影响眼压的物质。保持眼部清洁,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可佩戴宽檐帽或婴幼儿专用太阳镜。发现患儿频繁揉眼、畏光等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结婚3年还没有孩子怎么办

结婚3年还没有孩子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监测排卵、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辅助生殖技术等方式治疗。不孕不育可能由排卵障碍、输卵管阻塞、精子质量问题、子宫内膜异位症、年龄因素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生育能力。建议戒烟戒酒,避免熬夜,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饮食上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坚果、深色蔬菜等,避免高糖高脂饮食。 2、排卵监测:准确掌握排卵时间可以增加受孕几率。可以通过基础体温测量、排卵试纸、B超监测等方法了解排卵情况。建议在排卵期前后增加同房频率,通常为月经周期的第12-16天,隔日同房一次。 3、药物治疗:对于排卵障碍患者,可以使用促排卵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克罗米芬50mg/片,每日1片,连用5天、来曲唑2.5mg/片,每日1片,连用5天、促性腺激素75-150IU/支,皮下注射,每日1次。用药期间需定期B超监测卵泡发育情况。 4、手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常用手术包括腹腔镜输卵管疏通术、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手术可以改善盆腔环境,提高自然受孕几率。术后3-6个月是最佳受孕时间。 5、辅助生殖:对于其他治疗无效或存在严重不孕因素的患者,可以考虑辅助生殖技术。常用方法包括人工授精IUI、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等。成功率受年龄、卵巢功能、子宫内膜容受性等因素影响。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E、锌等营养素的食物摄入,如深海鱼、坚果、全谷物等。适度运动如瑜伽、太极等有助于调节内分泌,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保持乐观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帮助。定期进行孕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影响生育的因素。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