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主要依据病程特点、影像学表现、肿瘤标志物及病理检查,两者均可表现为腹痛、消瘦,但胰腺炎多为急性发作伴血淀粉酶升高,胰腺癌则呈隐匿进展且CA19-9显著增高。
1、病程差异胰腺炎常急性起病,腹痛剧烈伴恶心呕吐;胰腺癌多为慢性隐匿进展,症状逐渐加重。
2、影像特征CT显示胰腺炎呈弥漫性肿大伴周围渗出,胰腺癌可见局部占位性病变伴胰管扩张。
3、实验室检查胰腺炎血淀粉酶升高超过3倍正常值,胰腺癌CA19-9水平常超过1000U/ml。
4、病理确诊胰腺炎活检见炎性细胞浸润,胰腺癌病理可见恶性腺体结构,需通过ERCP或穿刺明确。
出现持续上腹痛或体重骤降时建议尽早就医,通过增强CT、MRI等检查明确诊断,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一岁宝宝消化不良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腹部按摩、补充益生菌、就医检查等方式改善,通常由喂养不当、肠道菌群失衡、乳糖不耐受、胃肠炎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减少单次喂养量,增加喂养次数,辅食选择米糊、南瓜泥等易消化食物。暂停添加新辅食,避免高脂肪难消化食物。
2、腹部按摩家长需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柔按摩宝宝腹部,每次5-10分钟,促进肠蠕动。注意避开刚进食后时段,力度要轻柔。
3、补充益生菌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酪酸梭菌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4、就医检查若伴随发热、血便或持续48小时未缓解,可能与轮状病毒感染、细菌性肠炎等疾病有关,需及时儿科就诊完善便常规等检查。
家长需记录宝宝排便次数与性状,哺乳期母亲应避免进食生冷刺激食物,可配合小儿推拿辅助改善消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