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压缩性骨折可通过卧床制动、支具固定、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压缩性骨折通常由骨质疏松、外伤、肿瘤转移、病理性骨折等原因引起。
1、卧床制动轻度压缩性骨折需绝对卧床4-8周,避免脊柱负重,可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
2、支具固定稳定性骨折可佩戴硬质支具3-6个月,选择胸腰骶矫形器或腰围保护脊柱稳定性。
3、药物治疗急性期可使用注射用帕米膦酸二钠缓解骨痛,配合碳酸钙D3片改善骨质疏松,疼痛剧烈时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钠片。
4、手术治疗椎体高度丢失超过50%需行椎体成形术,多发骨折伴神经损伤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后需康复训练恢复脊柱功能。
骨折恢复期需补充维生素D和优质蛋白,避免弯腰提重物,定期复查骨密度评估愈合情况。
判断骨骼线是否闭合需要通过医学影像检查确认,主要有X光检查、CT扫描、核磁共振成像、超声检查等方法。
1、X光检查X光片能清晰显示骨骼生长板的状态,是判断骨骼线闭合最常用的方法,医生通过观察骨骨骺与干骺端之间的透亮带是否存在来判断。
2、CT扫描CT检查可提供骨骼横断面图像,能更精确评估骨骼线闭合程度,特别适用于复杂关节部位的检查。
3、核磁共振MRI检查对软组织对比度好,可早期发现骨骼线闭合前的软骨变化,但检查费用较高且耗时长。
4、超声检查超声检查适用于婴幼儿骨骼评估,具有无辐射、可重复检查的优点,但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
建议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定期进行身高监测,若发现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应及时就医检查骨骼发育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