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神科

双相情感障碍和双相障碍一样吗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双相情感障碍和双相障碍一样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双相情感障碍和双相障碍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表述,均指以情绪极端波动为特征的精神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医学标准术语,在《国际疾病分类》和《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均采用该名称,强调疾病的核心特征为情感状态在两极间切换。双相障碍为简化表述,常见于非专业语境或日常交流,两者在临床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及疾病本质上无差异。部分患者可能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被细分为双相Ⅰ型或双相Ⅱ型,但均属于双相情感障碍范畴。

该疾病典型表现为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交替出现。躁狂期可能出现精力过剩、睡眠需求减少、言语急促等症状,抑郁期则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诊断需由精神科医生通过临床访谈、病史采集及排除其他疾病后确认。治疗通常采用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缓释片、丙戊酸钠片等药物,配合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酒精和刺激性物质摄入,家属需协助监测情绪变化并督促规律服药。若出现自杀倾向或严重躁狂行为,须立即就医。定期复诊有助于医生根据症状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改善长期预后。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手抖是抑郁症严重的表现吗

手抖不一定是抑郁症严重的表现,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手抖,但更多时候与焦虑、压力或神经系统问题相关。手抖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如疲劳、咖啡因摄入过多,或病理性因素如帕金森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引起。抑郁症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手抖的具体治疗需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干预。 1、焦虑相关:焦虑症患者常伴随手抖,尤其在紧张或压力大时。焦虑可通过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缓解,必要时可短期使用抗焦虑药物如阿普唑仑片0.25-0.5mg,每日2-3次或劳拉西泮片0.5-1mg,每日2次。 2、抑郁症表现: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手抖,尤其是重度抑郁时。抑郁症的治疗以抗抑郁药物为主,如舍曲林片50-200mg,每日1次、氟西汀胶囊20-60mg,每日1次或帕罗西汀片20-50mg,每日1次,配合心理治疗。 3、神经系统问题: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等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手抖。帕金森病可使用左旋多巴片100-250mg,每日3次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片0.125-1.5mg,每日3次治疗,特发性震颤可使用普萘洛尔片10-40mg,每日2-3次。 4、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导致手抖,伴随心悸、体重下降等症状。治疗包括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片10-30mg,每日1次或丙硫氧嘧啶片50-150mg,每日3次,必要时进行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 5、生理性因素:疲劳、咖啡因摄入过多、低血糖等生理性因素可能导致手抖。改善生活方式如保证充足睡眠、减少咖啡因摄入、规律饮食可有效缓解症状。 日常护理中,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咖啡因摄入,适当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瑜伽等。饮食上可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坚果,适量补充镁元素有助于缓解神经紧张。如手抖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