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脚癣可能导致脚肿,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该症状。脚癣通常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若继发细菌感染或引发炎症反应时可能伴随局部肿胀。
脚癣合并脚肿多与搔抓破损后细菌感染有关。皮肤屏障破坏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易侵入真皮层,引发蜂窝织炎或淋巴管炎,表现为患处红肿热痛。此时需联用抗真菌药与抗生素,如硝酸咪康唑乳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严重者需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日常应保持足部干燥,避免穿不透气鞋袜。
部分患者因超敏反应出现非感染性肿胀。皮肤癣菌代谢产物可能诱发Ⅳ型变态反应,导致足背或踝关节周围弥漫性水肿,但无脓性分泌物。此类情况需在抗真菌治疗基础上短期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缓解炎症,同时口服氯雷他定片控制过敏反应。需与痛风、静脉回流障碍等疾病鉴别。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是预防肿胀的关键。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洗后彻底擦干,趾缝可用吹风机低温吹干。选择吸湿排汗的棉质袜子,避免与他人共用鞋袜、修甲工具。若肿胀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须及时就医排除丹毒等严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