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新生儿吐奶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控制奶量、拍嗝、抬高床头等方式缓解。吐奶多由生理性胃部发育未完善、喂养不当、胃食管反流、牛奶蛋白过敏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姿势喂养时保持婴儿头高脚低45度角,避免平躺喂奶。母乳喂养时让婴儿完全含住乳晕,奶瓶喂养时奶嘴充满奶液。
2、控制奶量采用少量多次喂养方式,单次奶量不超过胃容量。家长需观察婴儿吃饱信号,避免过度喂养导致胃内压增高。
3、拍嗝每次喂奶后竖抱婴儿15-20分钟,用空心掌从下往上轻拍背部帮助排出胃内空气。家长需注意拍嗝力度避免震动过大。
4、抬高床头喂奶后将婴儿床床头抬高30度,右侧卧位有助于胃排空。使用防吐奶斜坡垫时需确保固定牢固,避免滑落风险。
若吐奶伴随体重不增、喷射性呕吐或血性呕吐物,需及时就医排除肥厚性幽门狭窄等疾病。日常可记录吐奶频率和性状供医生参考。
新生儿溢奶可能由喂养姿势不当、胃容量小、胃食管发育不成熟、胃食管反流病等原因引起。
1、喂养姿势不当哺乳时婴儿头部未抬高或含接不良,导致空气随乳汁吸入胃部。建议家长采用45度半卧位喂养,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
2、胃容量小新生儿胃呈水平位且容量仅5-7毫升,过量喂养易引发溢奶。家长需按需喂养,单次奶量不超过90毫升,间隔2-3小时。
3、胃食管发育不成熟贲门括约肌松弛是生理性溢奶主因,多发生于出生后4个月内。若伴随体重增长缓慢,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混悬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或蒙脱石散。
4、胃食管反流病可能与神经调节异常、食管裂孔疝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喷射性呕吐、拒奶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多潘立酮混悬液、奥美拉唑颗粒或西甲硅油乳剂。
选择防胀气奶瓶,喂奶后避免立即平躺,若出现血性呕吐物或体重不增需及时就诊。